close

瘋了黃金博物館、黃金瀑布、九份老街,回家前,怎能不繞到基隆廟口啖一啖?
- XX卷
一開始,就被那根根金黃的XX卷吸引了目光...
招牌很簡單的告訴來客,賣的是羊肉、雞肉、鮮蝦、牛肉、花枝、燒肉...卷。(怎麼讓人想起刷刷鍋來著?)
攤前一排醬料,讓人自己選擇要配上(大)辣椒醬、(小)辣椒醬、桂花醬、蒜泥醬,或是胡椒...- 第一站就冒險點了它...
嗯~去夜市吃東西,還是選"現做"的好,另外,可能先瞄一下"油"色...這種先準備預炸好的材料,等客人點了再炸一次的零食~"啃"起來老了些...
- 清蒸肉圓
- 沒錯!肉圓,Moo就愛吃清蒸的~God!!好吃的清蒸肉圓...
- 這清蒸肉圓可是從小時候的3顆5元一直吃到現在3顆35元~40元呢。(不知為什麼,賣肉圓的都是以一份3顆為單位??)
- Moo喜歡外皮那滑嫩清爽的口感,配上紮實的絞肉,淋上醬油與蒜泥...又滴(口水)了...
- 一看到這清蒸肉圓的招牌,不用考慮,屁股還沒坐定,眼見蒸籠上就剩3顆,再不出聲就要等下一輪,馬上"老闆娘,一份清蒸肉圓~"
一夥人嘰喳,原來Nancy也愛吃清蒸肉圓,兩人一聽到彼此的喜好,猛的他鄉遇故知的情愁都滿出來...ㄟㄟ,六合夜市、士林夜市、萬華夜市那ㄧ家...興奮的對談一整個止不住...
滿懷期待的舉箸...嗯~太"粉"了...真的太粉了,失了那種滑嫩爽口的口感,不合Moo的Tone... - 一份3顆$50!!嗚~從小到大吃過最貴、最不太好吃的...還好只有點一份...
*品東西原本就見仁見智,看它籠底朝天,想必還是有喜歡的饕客吧...
- 鐵板牛排
- 就在與Nancy分享一碗肉圓的同時,Iris和Ning在對門點了牛排...
一開始,狐疑著,大老遠跑來夜市不喀小吃吃牛排?
吃罷"肉圓粉",來到對攤會合,還沒吃完...
發呆?不要!!
吃ㄧ口?好!! - 啊哈~Moo錯了~
- 經過炙熱鐵板的牛肉,肉雖薄,但師傅經驗老到,煎得恰到好處的不老,配上麵條打個蛋,OK啦;可,醬料超過Moo對辣的耐受度,Ning和Iris吃得津津有味,Moo吃ㄧ兩口還擋得住,還好有湯和飲料頂著。喝一口玉米濃湯,老闆有心,湯底還是大骨熬的。
誰說牛排一定要如絲葵?只要鐵板夠熱、肉新鮮,市井小攤照樣也有好滋味,畢竟頂級食尚只能偶爾吃吃,真能享受平民美食才是王道!!
- 鼎邊銼
- 到了廟口沒吃好像沒來一樣,奠濟宮前廣場的鼎邊銼...
吳記?邢記?
邢記?吳記?
吳記?邢記?
唉呦,到底吃哪家?都OK啦~
看你喜歡囉~ - 快手師傅沿著熱燙的大鼎邊抹上在來米漿蒸熟後沏成片狀,和金針、筍絲、香菇、高麗菜、魷魚、肉羹、蝦仁羹,撒點蒜頭酥、芹菜、蝦米一塊兒起鍋,香啊~
- 感覺很複雜,但只要抱著是吃特色小吃而不是超級美食,其實很不錯吃的...
- 讓Moo印象深的是店裡頭每一位招呼的店員們,3、5人不管是不是但看起來就像一家人,朗聲招呼著每一位客人,默契非常,看得出來因著生意好,讓他們忙得很"熱",但順著太陽穴留下的汗,永遠沿著一抹上揚的嘴角
,時時招呼、安撫著排隊的人潮,讓人即使等待,感覺依然很好...
- 讓Moo印象深的是店裡頭每一位招呼的店員們,3、5人不管是不是但看起來就像一家人,朗聲招呼著每一位客人,默契非常,看得出來因著生意好,讓他們忙得很"熱",但順著太陽穴留下的汗,永遠沿著一抹上揚的嘴角
- 到了廟口沒吃好像沒來一樣,奠濟宮前廣場的鼎邊銼...
- 泡泡冰
- 喀完燒燙燙、熱呼呼的鼎邊銼,再來一杯泡泡冰,那可是沁心涼啊...(轉轉轉)
- 兩家相鄰的沈記、陳記泡泡冰,吃哪家呢?
沈記?陳記?沈記?陳記?沈記?陳記?
隨便啦~那麼,沈記啊,今晚點燈囉~(呵)
- 喀完燒燙燙、熱呼呼的鼎邊銼,再來一杯泡泡冰,那可是沁心涼啊...(轉轉轉)
- 兩家都有數名擠在攤內的小夥子,用那年輕的二頭肌+三頭肌,一杯一杯的將冰攪拌成細緻綿密的泡泡冰,打泡泡冰完全是靠手勁,打一杯冰需要3分鐘,想吃得耐心等等~
- 吃什麼口味?很多...想好沒?
- 牛乳:綠豆沙、雞蛋、紅豆、玉米、草莓、百香果
- 果醬:桂圓、鳳梨、烏梅、花生、花豆、芋頭、桑甚、檸檬
- 其他:巧克力、情人果
- 一行人吃了雞蛋牛乳、鳳梨、巧克力
- 共同的是:香綿滑順,但...吃快點...化了,味道及口感就失了...
- 呵呵,其實泡泡冰是在1955年發明的,創始店以利泡泡冰從宜蘭起家,隨之遷到基隆(孝三路),最後落腳在士林某傳統市場裡,很久囉~蠻有名的呢~
- 天婦羅
- 瞧~士林夜市的天婦羅招牌,哪一家不是掛著"基隆廟口"?
所以,到了基隆廟口,哪有不吃天婦羅的道理? - 吃了?有吃!!好吃?好吃!!但這號稱53年老店的天婦羅,買來,吃得囫圇,根本來不及照相...
- 地瓜球
對!!沒錯~Nancy是咱們玩樂幫裡最瘦,但"耐力"絕對是最佳的...,就在大夥兒休兵的同時
"老闆,我要一份地瓜球"...
簡單的作法
蒸熟的地瓜壓泥,加點糖及糯米粉、地瓜粉、水攪和成糰,低溫油炸,老闆熟練的用特製鍋鏟輕壓,就漲大成地瓜球了,最後用大火高溫逼油,OK~- 一口一個,又熱又燙、QQ有勁,倒成了這次廟口美食之旅的"飯後甜點",為這趟旅程劃下"o"
- 遺珠
- 美食太多,而Moo的肚腩太小(哇哈哈,胖子也有瘦的一天,哇哈哈哈哈...)
- 路上,還有好多...
這牛B葫蘆王打破了Moo對糖葫蘆的認知...
一直以來,只吃過棗子,後來有了蕃茄、草莓
但這個...這個葫蘆果真稱王!!一串串大珠小珠的草莓、蘋果、奇異果、鳳梨、葡萄、蕃茄、火龍果,裹著糖衣鮮艷欲滴,引來Moo的口慾...
而這顆顆碩大的蚵蛋包(還有鮮肉、蝦仁、旗魚口味),看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啊~
下次還要來喔~



知道生意難做吼~
現在做生意可不能馬馬虎虎,夜市小吃可是有委員會的...叫做"仁三路廟口攤販小組",這個小組整合沿線商家,可能因為舞刀燒材,還成立義勇消防隊!!人家還有網站哩~
瞥見他們的開會通知,會議主題是"物料上漲研擬對策"
是要偷工?還是減料?
不會啦,嗯~應該是會來個漲價吧...嗚,荷包...

*註
仁三路的小吃攤各攤位是固定式的,且每家都有統一招牌,有名的泡泡冰、鼎邊銼、營養三明治、蚵仔煎、蝦仁羹、豆簽羹、天婦羅等等都在這條路上。
愛四路攤位則規劃為流動攤位區,但只有合法登記的攤販才可營業,雖說是"流動",但各商家大都已經有了"固定"的地盤,喜歡吃甜酒釀元宵、鰻魚羹、豬腳、奶油螃蟹的話,反正就一條路,不難找...
開車難停?其實隔兩條街的信二路停車場超大~東一碼頭旁停車場停車也可以...
*官方網站請點這裡
全站熱搜